流涕。
他当然知道,这是当今的崇祯皇帝在对自己做最后的挽救和试探。
朝廷向不缺那些清高的沽名钓誉之辈,这位皇帝也不会重视那样的伪君子,他看见的是能力和忠诚。
第二天,陈于阶的辞疏呈到暖阁,理由很简单,年迈昏聩,已不堪大任。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么一个升官加爵的好时机,为什么陈于阶会突然选择退出。
可官场沉浮,又岂是这么简单。
陈于阶不是退出,他是选择保命,在最稳妥的时候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和恩德,急流勇退。
“准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崇祯皇帝没有多问一句,直接准了陈于阶的疏请。
没有挽留和荫福,只有这两个字。
......
陈于阶什么都没做错。
但历朝历代,向来都不缺少政治的牺牲品,现在也不例外,崇祯可以不要脸的说,不是陈于阶,肯定就有别人。
内厂原本守护皇宫大内的职责,现在看来已经失去了当初设立时的效用,弊大于利,当然要裁撤。
在东厂番子们冲进内厂将王宪捉拿的时候,内厂就注定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