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驿马的极限速度是日行八百里加急,实际上,很多时候还只能跑到六百里左右。
而跑这么快,付出的代价就是,一路跑,一路换,而且,换下来的马,大多还会死掉,一前线旦发出加急战报,或者中枢发出紧急命令,几千里的路程,跑死十几二十匹驿马,是唐朝时期非常普遍的数据。
这些马死掉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马蹄承受不住,出现开裂,战马吃痛摔倒,是主要原因。
毕竟,马蹄上的角质壳,跟人的指甲壳的区别不大,没有像橡胶轮胎那么强的韧性,可以支持它们高强度,持续几个时辰的碰撞摩擦。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地区,马匹消耗的快,一直养不起来的原因。
马蹄铁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让马掌更加抓地,跑起来更加平稳,当战马奔跑时的意外情况减少之后,那么整个骑兵的行军能力,甚至朝廷整个通讯系统的运转能力,都将得到大大的提升。
可以说,这是能够推动整个战争文明进步的一个大事件。
以后,八百里加急,基本上就真的能够保证日行八百里了。
骑兵部队作战,一日奔袭两百多里,将会比较轻松,如果是单纯的行军的话,甚至能够达到四百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