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省龙陵县,一百块钱买一拖拉机,没人加工,因为不值加工费。2004年,有一个滇省卖翡翠的小商贩,拿了一块黄蜡石,非得让雕刻师给加工个手镯,好说歹说,雕刻师同意了,手镯做出来所有人都震惊了,美不可言。
从那以后,黄蜡石就用来加工雕件了,到了2007年,滇省出了个省标准,给了一个黄龙玉的名分。黄龙玉价格一路飙升。2011年2月1日,《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正式实施,标准中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黄龙玉才有了国家标准,名正言顺成为玉。
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被人称做“滇省黄蜡石“。
2004年初,市场上好的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当前已涨到几千元乃至数万元每千克,上好的籽料、草皮料、山流水、草花料等因资源稀缺,更是一料难只能求,价格处于快速持续增长中。
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按照官方的说法,原因主要是黄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