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火炮的心腹兵丁们大大方方告诉所有叛军,之所以搬运大炮上船是为了加强战船火力,要是有明军战船在海上堵截,一定打得他们灰飞烟灭。
绝大多数兵丁都不懂战船的火炮配比是有规定的,不是随随便便搬运上几门炮就可以开火,听了孔有德、耿仲明的家丁们一本正经的介绍一个个信以为真。
孔有德和耿仲明还煞有介事宣布了分三次撤空登州城的计划让将佐们广泛宣传,既然分三次当然要有先后循序,但是最勇敢、最积极的兵丁毫无疑问会是第一批撤离的人选。
孔有德公开表示他会和所有的袍泽同生共死,他自己会在水城坚守最后一个撤离登州。
谎言说多了就是真理,况且参与叛乱的兵丁、乱民、匪徒基本上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货,既然接任“都元帅”的孔大帅会坚守登州直到所有人都上船撤离,那么还有啥好担心?
出海后去哪里叛将们达成共识,鸭绿江口的镇江堡,这跟历史如出一辙。
孔有德明知东江镇今时不同往日,为何没有改变计划还是去镇江堡登陆?
那是有原因的,镇江堡一直是东江镇的地盘,孔有德和耿仲明、陈光福等等叛将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太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