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硝石、铅等等原材料,还运回来接近五十万石倭国精米。
黄勇不仅仅全额付现银购买粮食,还付出三成定金再次订购了五十万石,倭国商人也跟大明相同,一个个都是各大名的代理人。
倭国大名手里有土地,见种地生产大米获利丰厚已经在增加播种面积,建造水利设施。
本来担心大明购买粮食不会常态化,见到了三成定金后所有的倭国官商都把心放在了肚子里,他们高调表态保证大明船队明年五月份来到之时长崎港口存放的精米不会低于五十万石。
由于大米能够出口,导致倭国粮食上涨了超过一成,维持了几十年一两银子三石精米的价格成为了过去式。
如今已经达到四五钱银子一石精米,地主和农民都觉得有利可图,生产积极性毋庸置疑,因此商人们有底气。
两个朝鲜大臣请求拜见大明住旅顺口的最高长官未能如愿,他们被告知主将东平侯率领人马在大明内地公干,最后沈明在乌德沃特号上接见了这两位朝鲜使者。
朝鲜人已经被大明皇帝拒绝了出兵请求,他们退而居其次妄图许诺重金请东平侯的军队解燃眉之急。
如此大事岂是沈明能够做主?水营主将黄勇和辽南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