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粮价高居不下,“红旗大粮行”不囤积居奇一直执行最高限价供应市场,获利也少不了。
其实古代城市里交易量最大的就是粮食,百万人口的京城每年最少消耗粮食二百万石。
“红旗大粮行”为了平抑物价,在京师销售的精米、白面价格不可以高过二两银子一石。
在京畿之地销售的玉蜀黍、马铃薯粉、甘薯干的价格低于一石六钱银子。
会算账的徐光启估摸着黄汉屯田的获利每年也应该不会少于一二百万两白银。
为了防止奸商结成联盟组织资金大肆收购“红旗大粮行”限价销售的粮食,防止粮食价格虚高导致升斗小民面临饥饿。
黄汉不管其他官商如何做生意,在京畿之地销售粮食之时其实已经在采取配给制度,根据户籍给体系里和京畿之地老百姓办理粮本。
升斗小民家中人口情况都登记在粮本之上,来到“红旗大粮行”购买粮食之时,单有银子、铜钱根本买不到粮食。
粮行伙计会在粮本上写下老百姓的购买数量,平均一口成年人每年购买粮食的数量不可以超过两石。
这种做法简单有效,特别适用于商品资源匮乏之时,能够创造出最基本的平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