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官武将跟建奴奴隶主的见识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仅相信火力,还在不遗余力研究新式火器。
这一次布防黄河沿线,工部军器局正九品大使李天成被连升两级以正八品随军赞画之职跟随刘之伦部参与布防。
这完全是因为李天成是个火器专家,崇祯三年就研制成功了“地雷炮”,经过这些年不断改进,成本下降了不少,实用效果已然显现。
而刘之伦也是个火器迷,他为了防止清军铁骑突破黄河天险再也无法遏制,试图在建奴必经之地大量布置地雷炮。
这种触发式地雷被建奴的战马踩到或者引线被绊到立刻爆炸的几率已经超过八成。
大明军器局有不少研究新火器的专家,比如现在正在改进的一次性发射二十支火箭的“火龙箭”,发射三十二支的“一窝蜂”、发射足一百支火箭的“百虎齐奔箭”等等。
这些火器已经接近康格里夫火箭,只不过杀伤效果和稳定性、飞行距离有待提高,其实英国人康格里夫发明火箭的灵感就是源自于汉人制造的火器。
军器局的开花弹也研究了不少品种,只不过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没有被推广,相当于还是实验室产品。
关键问题是明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