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体系内的新学毕业生担任教员,也会请不少大明学者来参与教学。
“汉江大学”不教授八股文,也不需之乎者也,完全执行大白话教学,以自然、科学、科技的融合理工为主。
宋应星在赶来汉城的路上已经被安排去虎穴城大学堂参观调研了三天,然后又去了坐落在青泥洼口的辽南大学堂调研。
他早就被“红旗军”体系向上的氛围感染,期望能够跟诸多同道中人继续搞科研做学问。
得知征虏大将军委任自己担任汉江大学的负责人之一常务校长跟崇拜的科学界泰斗“南徐北王”一起做事,他激动兴奋之余觉得亚历山大。
无他,人家徐光启是退休阁老,王徵也是退休的从四品大员,都是两榜进士出身。
自己一个举人选官的从八品县学教谕,跟人家的差距简直是天上地下。
不仅仅是地位悬殊,宋应星还担心教不好学生误人子弟,忧虑研究内容钻了牛角尖空耗光阴浪费钱财。
黄汉对接受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宋应星有信心,能够写出《天工开物》这样的巨著,宋应星肯定是这个时代的先驱,成就不亚于徐光启。
有人才还有钱财,“汉江大学”将要办成当今世界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