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让被流寇祸害过的幸存士子、士大夫、升斗小民把亲身经历的惨事化为文字刊登在报纸上。
农民不会写字无伤大雅,他们可以成为爆料人,宣传队能够写出带有煽动性好文章的人多着呢!
每天的报纸上都有士子、士大夫、农民大倒苦水,把他们家有多少人遇害,多少房屋被烧现在的日子如何难挨写得字字血泪。
成天刊登如此负面的文章,足以让人联想到崇祯朝如何不堪,质疑、不信任崇祯皇帝的呼声很快就会喧嚣尘上。
这就是黄汉需要达成的舆论效果,“红旗军”如何安民,体系内的日子如何也会形成文字刊登在“红旗日报”上。
两厢对比,征虏大将军治理一方的能力就会变成有口皆碑。
不仅仅要煽动基层百姓不信任崇祯,还得把唐王一家子的惨状大书特书。
中都凤阳被流寇劫掠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也要旧事重提,目的就是影射崇祯皇帝不仅仅没有能力保护升斗小民,连朱家王爷也保护不了。
用不着在报纸上骂一句政府,也犯不着刻意诋毁崇祯皇帝,而是以写实的手法阐述崇祯朝被流寇祸害了多少家庭,又被建奴、鞑子毁了多少人家。
再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