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日子会蒸蒸日上,得到的税赋结余肯定远大于五万两银子一年。
黄汉从来不抵触交税,况且大明的税率真的不高,张凤翼、吴襄等等心里都有黄汉给出的底线十万两银子一年。
他们之所以还在讨价还价,就是为了体现出他们谈判的效果。
崇祯不懂经济不要紧,阁臣程国祥、户部尚书李待问和不少大员懂啊!接下来他们跟张凤翼、吴襄几个讨价还价,听得刘之伦不断腹诽。
他头脑清醒,不认为朝廷一年多区区几万两银子会有什么大作用,当务之急应该是消弭黄河结冰后,流寇、建奴再次祸害河南、中都、京畿之地造成损失不可估量的隐患。
刘之伦跟如同老僧入定的郑国昌耳语道:
“郑阁老,兵祸不断,河南、中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如果今年冬天又要被流寇、建奴祸害一回,恐怕流寇的百万大军就不是号称,而是实打实。
让流寇肆意发展不仅仅会损害大明国力,也会严重影响‘红旗军’利益,暂时把流寇限制在陕西是最实际的方略。”
郑国昌小声道:“建奴元气未伤,哪里会肯轻易服输?‘红旗军’将要面临大战、恶战毋庸置疑,此时兵力多一个千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