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刘宇亮奏对道:“陛下,郑阁老言之有理,老臣以为然也,‘汉江郡王’爱惜羽毛,他如果高调表态进入中原剿杀流寇、打击建奴、鞑子,就要有始有终。
然流寇祸害大明十几年,非朝夕之功能够平定,自然会影响平辽大计。
想来‘红旗军’三万人马的意图是一击就走不肯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事,故而没有明确任务,以练兵的由头入关。”
阁臣薛国观道:“陛下,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只要‘红旗军’三万人马出现在黄河附近,哪怕他们真是拉练不参战,也能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就会导致流寇、东奴畏首畏尾。臣认为即刻准奏才是上策!”
崇祯见两位阁老如此正面评价三万“红旗军”入关,腹诽不已,可是军情急如火,洛阳、荥阳、开封等等大城形同虚设,流寇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河南,眼看着就要威胁到大运河。
曹州知州朱大典如同绝命书形式的奏疏已经在大前天夜里送达,“十二万曹州军民同心死义,保大明二百里江山。”这样的句子令崇祯涕泪满衣襟。
河南、中都几大百文官武将望风而逃,唯有曹州知州朱大典欲凭借不足三千乡勇、民壮死守城池,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