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为单位在外围破袭,目的就是让盛京城里、城外聚集的人数越多越好。
“红旗日报”去年底就开始高调宣传平辽大战,大明几乎家喻户晓,此时此刻都在关注即将到来的决战。
崇祯心里五味杂陈,他期盼“红旗军”大获全胜,可是又在担心得胜归来的“汉王”再度膨胀。
在辽东战场牺牲的烈士遗体运回家乡安葬,隶属于“红旗军”的地方官都要组织军民祭奠,仪式搞得庄重肃穆。
大明兵丁战死基本上是就地掩埋,只有阵亡将领才有灵柩运回故乡的可能。
然京畿之地不断瞧见运送烈士灵柩的四轮马车,老百姓不知道伤亡该有多大,下意识的感觉到了辽东战场的惨烈。
崇祯和文官武将得知已经有一两千“红旗军”遗体和三四千伤员运回关内的消息,都纷纷猜测,最后一致公认实际伤亡数量恐怕有几倍。
皇帝和朝臣都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很明显“汉王”系已经尾大不掉,按理说“红旗军”伤亡巨大,他们应该幸灾乐祸才对?
可是没有一个人觉得高兴,此时他们倒是开始为即将发动的总决战而感到焦虑,大多数官员都在心底里为“红旗军”祈福。
这就是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