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央以内阁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文武,又以三法司掌审判,督查,刑狱之权。地方上,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使司分立,各掌文事,军事,刑狱。
中央及地方权责分明,互相牵制。按理说如此三权鼎立应该无虞,然而…
每个朝代的后世皇帝总是会继承开国皇帝的秉性。
如大汉,老刘家当政的皇帝都是一帮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主儿。如大唐,自李世民这个唐二代开启了玄武门夺权模式后,纵唐一代,得帝位者莫不腥风血雨。
而老朱家子孙也特色鲜明,朱元璋多猜忌,别开生面的设厂卫以和文武分庭抗礼,虽然后期罢黜了…但是他的不孝儿子朱棣又重启了…
至如今,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成为在中央能和三法司分庭抗礼,在地方能和三使司互打擂台掰手腕的特务机构。
有十万人之多的宦官集团更是称雄朝野,凡是和大明朝沾边的机构宦官们都要横插一杠子…
内阁有票拟权,于是他们就要了批红权;三法司有刑狱审判权,于是东厂、西厂出来了;三使司在地方上无人监督?于是各地镇守太监,监军太监,…简直不要太多。
相较于势力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