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磐石总部正处于动荡中,某些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从各个层面形成一波接一波的责难和非议,试图将之掩盖和消灭在萌芽之际。
从阴谋论的角度去想。
如果马亮的稿子中途夭折,影响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熄灭,若干时间后,会不会有人捡起这顿冷饭,再改头换面的煎炒烹炸一番,重新拿出来,说一个划时代的启迪和发现?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里面蕴含的利益太大了,对任何了解消化和扮演的人来说,都无法忽视。
另外两名灵性研究者为什么如此激烈反对?
只是因为和杨澜的不对付?
不,不,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庞大的利益和影响,不甘心在本来就落后的情况下,又让杨澜捡到这样巨大助力。
须知,这份稿子一旦在《灵性研究》期刊上发表,作为主编和主要审稿与关联人,是可以在上面评语、指导和作论证的,预期的收益肯定不下于江丽颖。
试问,两位灵性研究者如何甘心?
相反,如果马亮一开始找的是他们,他们的态度就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开玩笑,真以为灵性研究者就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