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只有百分之十的影片能够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一名能赚钱的导演、一名有系列制作经验的制片、一名有着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就成为了资方眼中的香馍馍,只要他出现了,发光了,那就必定逃不掉被收购的命运:詹姆斯-卡梅隆的光风暴被福克斯收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被派拉蒙收购、乔治-卢卡斯的卢卡斯影业和史蒂夫-乔布斯的皮克斯动画被迪士尼收购、克里斯托弗-诺兰的syncopy挂靠华纳保命、梦工厂动画并入环球……
没错,所有人都得找个靠山。
甭管他在圈中到底有多么的牛哔。
为什么?
因为好莱坞的发行模式。
六大名下的电影发行公司,占据着北美市场90%以上的票房收益,它们所控制的发行公司和分销网络都有各自的细分品牌,这些电影巨头往往只是作为实际制片公司的幕后投资者或者影片发行商的身份出现,更多的人不会将精力放在电影制作方面,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电影题材开发、预算融资、发行营销和电影版权采购等。
总而言之,在制片、发行、放映这条垂直工业链上,六大把控了中央渠道发行,而这才是整个好莱坞游戏当中的真正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