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摘下来的鞑子谋克,其实非常缺乏经验。
攻坞堡这种事,对小队鞑子来说实在有些吃力不讨好。
一开始看着,似乎确实收获颇丰,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陷入力竭的状态,最后不得不更早的结束劫掠行动。
实际上,如果他们维持以前的平衡,从路过的每一个坞堡里拿走贡品,最终所得其实不会比直接攻打坞堡少。
当然,海呼里这种见谁打谁的作风,从某种意义上也给徐世杨的行为打了掩护。
至少在徐家的高层看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放过15屯,以及更靠东的其他徐家坞堡(他们并不知道海呼里已经打算改变策略,接受贡品了)。
既然已经被逼到了不得不抵抗的地步,“擅起边衅”这种罪名,也就轮不到主动攻击鞑子的徐世杨来担。
相反,徐睦江、徐睦河等人,还得感谢他这个小孩子打败了鞑子,让徐家逃过一劫。
而且,徐世杨没有借助徐家其他坞堡的支持,依靠15屯的力量就打败了鞑子,他送来的战马先不提,关键在于,就算以后鞑子想要报复,徐家也可以都推给他一个人,让徐世杨自己承担后果。
这种坑害自家小孩的行为,说出去非常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