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法从江南获得合适的枪管补充了。
这真是福祸相依。
因为和亲队伍中有三千工匠,徐世杨若是能成功拦截,他将获得一大批宝贵的人才。
但因为江南根括工匠,他原本在江南订购,在与鞑子开战前到货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可能到手了。
好在,现有的数量也算勉强够用,后续订货取消也不是不可接受的损失。
何况,徐世杨自己的工匠也没有闲着,在徐世杨不间断的鼓励和投入之下,他们终于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
现在,徐世杨正拿着两根刚刚生产出来的枪管进行比对。
嗯,口径基本相同,强度也差不多,厚度的话,右手这根比左手的略微厚一点。
“司令,这根是用风车推动锻锤,卷制而成。”
汤隆指了指徐世杨右手上的枪管解释道:
“我们已经试验过了,强度是合用的,绝无炸膛之忧,好处是生产速度快了不少,原来钻一根枪管的时间,现在足以卷二十根!”
“做得好!”
徐世杨对此非常满意。
照这样下去,他那已经初见成效的小小兵工厂可以每月生产200根枪管,而且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