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虽然也支持警惕齐军,但他俩认为政治方面比军事方面有效,建议再向齐国派遣监军——前者认为朝廷具备大义名分,还能争取更多齐国将领。后者只是单纯的认为大周对齐国用兵纯属自取其辱。
倒是军队中的几个统帅,不知是为了展现对朝廷的忠诚,还是向从朝廷获得更多钱粮,都支持提高戒备,增强武备和兵力。
比如枢密使童贯,他主张整顿禁军,查实兵额,补足缺员,把大周禁军能战之兵扩充到三十万左右(实际兵额超过八十万)。
江淮一线的三支主要军队:
淮北军的徐世松现在有3万兵额,他主张把部队扩充到6万人。
翁书平任统帅的顺义军,现在有6万兵额,他也希望扩充自己统帅的力量,能扩大到多少就是多少,越多越好。
但是翁书平在顺义军并不怎么得军心,他过分信任原大周朝廷将门安插在顺义军中的将领,而不是原先那些民军指挥官,因此顺义军屡屡传出将兵不和的消息。
另外,那些将门出身的军官把很多禁军的毛病带进了顺义军中——比如吃空饷。
顺义军有6万兵额,实际能有4、5万人就不错了。
徐世柳指挥的荆湖军现有2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