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级到内阁级,保持这么庞大的公务人员群体,自然也需要令人瞠目的俸禄和办公经费。
在前周时代,每年千万贯的国家收入中,接近成的千万贯用来支付军费,剩下的部分中接近成的千百万贯用来支付官员俸禄,再剩下的部分用来支付给女真鞑子的岁币和皇室的花销。
然后就没了,这样紧绷的财政,实际上一点冗余都没有,一旦什么地方遇到点天灾,需要赈灾救济或者有别的额外支出的时候,大周朝廷的经济就得出现赤字。
大周所有有点本事的宰相,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财政改革,裁掉冗兵、冗官,尽可能开源节流。
但是,如果让他们知道帝国的财政支出数字,估计所有大周贤相都会撂挑子不干了——这数字大的足以让他们绝望。
以共和年为例,帝费支出一项就是亿千万新币两,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千万新币两,仅仅这两样加起来,就是亿千万两!
除此之外,帝国还有稳定移民生活的财政支出百万两;退伍、伤残军人安置费千百万两;工业企业投资千百万两;偿还国债利息千万两;国内赈灾和灾区恢复性支出千万两;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千百万两;医疗卫生财政补助千百万两;包含科技创新奖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