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取一个字号作为笔名来发稿,被征用后的稿子会安排在各期里连载。
一时间,先是从宫里开始刮起一股读书风。
起先这本周刊是每周发行一本,只在宫里发行,但一传十十传百,宫里有本趣书这件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覆盖整个长安城。
‘唐宫周刊’从首次发行日开始,每一期都被后宫里的妃子们哄抢而光,李治让负责印刷的连夜加班。
消费人群是以皇后为首的后宫妃嫔,甚至到小宫女太监们。
在后来,连宫外的命妇,官员们的老婆都在争抢。
甚至是加班印刷都赶不过来,李治干脆让出版社人员统统手抄来充数,没想到手抄反而被抄出了天价。
民间老百姓闻讯,四处找关系,有的是托隔壁邻居家在宫里上班的女儿,多给点辛苦费,让人闺女从宫里给捎一本。
还有一批人专门比发行价稍高一些收购,然后在高价卖出去。
长安人民当时的生活条件还是很充裕的,像这种能花点小钱就买到的乐子,大家给出了一致好评。
李治想,这应该就是初代黄牛本体。
手抄本就是在这群人手里卖出高价的,说是什么原版原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