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属性的定位上,魏华健认为人工智能应该是一种[顺手的工具],如同工业时代的蒸汽机、信息时代的芯片半导体,是一种脱胎于时代并与之紧密联系的产品。
而陈博则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人工智能不该只是简单工具,它应当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维。
从出发点来说,陈博无疑想得更远,但他败给了现实。
“根据现有掌握的资料,陈主管的方案在未来年内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提一句,研究所的机器人目前只是概念型,连最基本的四肢活动都不利索,更别提独立思考了。”
“一个有自己想法的?所蕴含的未知风险怎么把控?一个极不稳定的产品,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很可惜,陈主管的方案里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决措施,恕我无法支持。”
魏华健的言论针针见血,对于一个企业,选择哪种产品方案,关键离不开利益。
一个前景不明,又存在安全隐患的方案,换做任何一个成熟的决策者,都很难颔首赞同。
陈博转而将目光投向肖枫,如果能谋求到董事长的支持,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肖枫抿抿嘴,似乎是刚经历完一番思想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