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张煌言的身份很合适,他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官品略高于吴争一级,如此既显出了朝廷看重厚待之意,又不显得突兀。
再则,兵科给事中职责正是监察兵部,纠弹军部官吏,就更符合此行使命了。
鲁监国见无人反对,便点判断同意了。
于是,张煌言奉命随廖仲平去了码头。
……。
话说吴争此时与赵史正聊得起劲。
大有不打不相识、相识恨晚之意。
此时见廖仲平带着一个文臣而来,便自觉地起身肃手而立。
廖仲平近前,指着张煌言对吴争道:“这是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张煌言张大人。”
吴争一听,头“嗡”地一声。
他不是历史专业人氏,不太清楚明末著名人物。
但身为绍兴人,对张煌言此人,却是耳熟能详了,在江浙一带鲜有不知张煌言之人。
可以说,张煌言贯穿了整部南明抗清史。
崇祯十五年,张煌言考中举人。
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于是朝廷开始重视培养文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