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容忍。
吴三桂心中要说不气,那肯定不是真的。
虽说默认了李国翰的作为,但吴三桂由此也不再发声,任由李国翰对各部清军发号施令。
其实吴三桂在经之前半日的攻城,心里已经非常清楚,城中明军悍不畏死,加上城中兵力雄厚,速战速决,根本不可能。
这是他下令暂时罢战的主要原因,在吴三桂的想法中,既然仪真已经被四面合围,只要包围半月一月的,待城中粮草消耗殆尽之后,清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复仪真,岂不是美事?
可李国翰的强横无状,让吴三桂袖手旁观。
次日凌晨,血战再起。
依旧是四面同时强攻,彪悍的李国翰在北城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加入先登。
此战惨烈,不仅是明军,清军一样悍不畏死。
这种血腥的肉搏,就算象吴三桂这样身经百战的宿将都为之动容。
此战一直持续到天色将黑。
四处城门都数度易手,尤以北门为最。
北门清军集中了六架攻城车,明军每以火油焚毁一架,便有另一架补充上前。
李国翰身着重甲,率百名先登,三次登上城墙,可每次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