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见状睚眦欲裂,自己还是猜错了,朝中奸细不仅是泄露军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命啊。
可吴争也奇怪了,自己此行事出突然,更是一边派人上疏,一边就已经出城,就算奸细再位高权重,那也无法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啊。
可没有时间多想,吴争迅速决定——向东南突围。
……。
此时,应天府虽然已经开始备战,但由于从镇江出发的几路传令信使遭遇清军骑兵截杀,朝廷并没有得到镇江沦陷的消息。
而吴争的奏折已经递进了内阁,说来奇怪,之前朝中许多人弹劾吴争,可听说他已经赶去丹徒,反倒都松了口气,竟没有人认为,吴争此去会失败。
这种盲目的信任,不,准确地说应该是盲目的依赖,让朝廷失去了最佳反击的时间。
其实应天府如果此时向丹徒派出援军,那么至少迅速得到镇江失守的消息。
由此就算不出兵收复,也可向句容一线部署军队,那就很可能不会陷入巨大被动了。
但世事没有如果,局势依旧循着越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最清醒的不是陈子龙、钱肃乐,而是张煌言。
他清醒的是,吴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