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是不具备造反可能的,不是吴争麾下军队战力不足,而是……吴争太年青,年青到王之仁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吴争。
长辈?下属?朋友至交?
都不对。所以,与其难决,不如脱离!
如今很轻松了,那就是“同僚”。
但,王之仁是经过宦海打滚的,是人都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
有道是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王之仁做了两个决定,一是知会他的心腹亲信贺老三,发动了一场下克上的“兵变”,将大军滞留江都,这其中又有两个打算,一是如有可能占稳江都,那么对自己就是一张足够沉重的底牌,其次,王之仁能坦然面对吴争,因为这支水师他没有占为己有,而是按吴争的意思 ,派往江北营救仪真钱肃典残部了,至于撤不撤的回来,那是另外的问题了。
为了这,王之仁是动了不少心思 的,一是要对朝廷交待得过去,二是还要保存住这支水师不被清军围剿,造成重大损失。好在江都与长江离得不远,有水师舰船纵横于江上,还能对王一林部起到支援的作用,至少打不过跑,还是可以的。
但这个违抗诏令的命令,是万万不能由主将王一林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