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的是,这二万多的将士,是因为他的谋划,而成为一支必须战至最后的孤军。
打到这种程度的防御战,其实确实已经出乎吴争战前的预料了。
明军正常编制,不,哪怕是清军,甚至是后世。
一支军队是肯定有非战斗人员的。
譬如后勤、参军(参谋、文职人员)、辅兵等等。
简单地说,一支一万人的军队,正常得有三、四成左右的非战斗人员。
这,也就是有种说法,说一支军队战损达到五成以上,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一样。
因为,真战损到了五成以上,其实确实也找不出战斗力了。
但这支京卫不一样。
它的前身,是吴争从杭州府一路北伐之时,沿路收拢的义军和原降清明军,经过整编训练后的军队。
可以说,没有任何非战斗人员的编成。
甚至连记录军功的参军录事,都是战斗人员兼任。
也正因为如此,这支军队才有着原明军无法企及的战斗力。
也正因为他们对吴争的信任和崇拜,也正因为他们知道这战的目的是什么,才能一直战至几乎全军覆没而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