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有能力挽救他们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坦然地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也正如褚亮所想,李世民的皇子不过七人,其中长子李承乾乃太子,次子李宽早夭,而李佑、李愔、李恽甚至还不记事,李恪总不能缩躲于后,让牙牙学语的幼弟李愔为质吧,所以真正能为质的也只有李恪和李泰。
论长幼,论嫡庶,论亲疏,怎么论,最后最有可能被遣为质子的都是李恪。
既左右躲不过,家国大义之前,李恪又何妨请缨?
“儿臣李恪,参见父皇。”李恪阔步走到大殿正中,微微整了整衣角,俯身拜道。
“恪儿免礼,快快起身。”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李世民当即抬手道。
“谢父皇。”李恪站起身子,谢道。
李世民压制着心中的猜想,问道:“此时正该是你读书的时候,你来此见朕所为何事?”
李恪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上首的李世民,声音虽稚嫩,却坚定如山。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自请为质,前往突厥,还望父皇允准。”
“哗啦...”
当李恪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整个大殿中顿时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