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远远不及。
沈王见微知著,能在问题尚未显现之初,就把朱明王朝的一大症结看得如此透彻,的确值得敬佩。
“周纪善谬赞了。”朱幼塨掩不住眼中得色,客气完之后,接着说道:
“父王向来忧国忧民,只是身为藩王,不便妄议国策,且家中子弟众多,也不得不为大伙儿生计考虑,只能隐忍至今。
这下好了,商社一旦成立,田地定当如数奉上,没了田地,我们还有些店铺,今后商社的分红也能养活众多子弟,我沈、晋两脉再无扰民之忧。
父王曾有交待,这些田地是佃是卖,今后尽由商社做主,只是田租也好,地价也罢,还请商社不要轻易哄抬,也让百姓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说罢,起身郑重向周秦川拜了一拜,就好像事情已经成了似的。
至于周秦川,他还能说什么,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种好事岂有拒绝的道理,而且这种方式的确是解决大明宗亲占地过多的一个办法。
有沈王、晋王做示范,能获得远超种田的收益,势必引发连锁效应,让更多的宗亲和大地主放弃田地,投身商贾。
不但能缓和土地过于集中的矛盾,更能促进商业兴盛,甚至引发大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