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堂为了应付这些高人的订单,已经力不从心了。
这类订制的高等级长剑,铸造可能不再需要叶长生,但从流程到外在的设计,却还是要叶长生亲自设计。
这倒并非是因为叶长生自身的审美有多高,而是因为,整个问剑堂,都被叶长生注入一股气质,也可以称之为道韵。
那些高人之所以订制问剑堂的剑,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但这股道韵,只有在叶长生经手的长剑中,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如果说剑自身的品质,是“道”,那么剑所体现的气质,可以称之为“德”。
德,是道的显现。
“剑德”,才是叶长生对问剑堂的要求和期许。
体悟剑体之美,提升剑体之美,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对剑的品质的追求,是每一个铸剑师毕生的追求,但对“剑德”,却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不夸张的说,整个问剑堂,洋洋数千人,但真正领悟到“剑德”存在的,却不超过四个人。
叶长生算一个,卢长老算一个,张道虚算一个,铁岸英算一个。
无论是于金平还是廖长海,只能算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