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自清兵入关以来,除了孙大学士、史阁部,我朝武将鲜有不降者,更遑论慷慨赴死。而且,孙大学士虽作过蓟辽总督,史阁部虽为弘光朝兵部尚书,二人实是文臣,修养多年才得正气满怀。而以武人之身英勇就义者,前有文质、后有杨国栋,开创我朝先河。不得不说,陛下正位以来,作养正气,培育希望,方才有毅然就义之武将。臣细细思之,自然为杨大人浩然正气所感动,更为陛下作养之功而敬佩。”
黄宗羲皇上心情好多了,这才躬身奏道。
这番话,他显然已经酝酿许久,从杨国栋英勇就义之事说起,轻轻荡开去,就转到颂圣上来。
不着痕迹,自然无比。溜须溜到这种境界,也算高手了。
“是啊,陛下,‘大明遍开幸福花’一句,就是杨大人心中的希望。只要朝廷有希望,才会有义烈之士为之效命,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一个腐朽没落的朝廷效死。”吕大器不甘落后,赶紧跟着捧。
“陛下,太冲言之有理,不能怪那么多文臣武将降敌,表面上看是丢失了气节,从根子上说,还是对朝廷失去信心。他们有的人也努力过,抗争过,但看不到大明崛起的希望,甚至将自己的生命搭进去,都不会起到一点积极作用,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