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的哲学观点中,人死后并非是堕入轮回,而是“从哪来,归哪去”,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天上天、人上人,待结硕果,已是满脸皱纹。人死后,肉身自然是一杯黄土,而灵魂,则是归于东岳泰山之下。
这种哲学观点始于秦汉时期,当时的人们认为,东岳泰山,也就是东岳府君、或者东岳大帝,是主世间生死的神 明,人的灵魂出自东岳泰山,死后亦是应当回归东岳,归于自然。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哲学观点。
当然,古人的哲学观、宇宙观是与时俱进的,就好比商朝时国家正统祭祀的最高神 是“商朝上帝”、周朝为“昊天上帝”一样,到了汉朝,袭楚地风俗,则变成了“东皇太一”;并且一直延续到唐朝,国家认同并祭祀的正统最高神 一直都是东皇太一,直到了宋朝,才改为“玉皇大帝”,都指代“老天爷”的意思 。
人的生死观也在不断变化,从秦汉时期的自然派,到佛教传入中原后出现了“轮回”观点,本土道教也在不断进化完善,他们认为,既然佛教中有轮回的观念、教化世人,那么不管是为了争气运,还是争人生观的最终解释权,既然有天地之分,那么人的一生也该有阴阳之分,于是与阳间对应,便勾勒出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