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桐也是微微摇头,显然是以为这是刘君韬的推辞罢了。
刘君韬见状便解释道:“抵押的种类很多,譬如矿藏、牲畜!这些虽然价值很大,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用来赈济百姓、发展军备的,所以二位大人大可用大同境内的矿藏等资源来做抵押,从玉山票号内借贷出钱粮!”
听到这里,谢奉和薛桐对视一眼,二人都是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此事可行!”
接着,谢奉便说道:“刘总兵此话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
薛桐赶紧接着说道:“那咱们今日便立下文书如何?”
其实在大明朝,是不允许地方官吏、百姓擅自开矿的,只能由朝廷设置专门的官吏机构进行开采。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时大明私自开矿的官吏、士绅何其众多,对此朝廷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就管不过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薛桐、谢奉听到刘君韬提出以大同矿藏作为抵押的时候,才会这般从容,并且迫不及待的要和刘君韬签订文书,生怕刘君韬半途反悔。
刘君韬笑着说道:“好!”
“来人!取纸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