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刘君韬便亲自提笔,和大同知府谢奉、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一起,三人共同拟定了一份抵押文书,用大同境内的煤炭、铁矿等矿藏资源作为抵押,向玉山票号借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粮食四十万石。
而且,这些巨额钱粮只是第一批,接下来玉山票号将会陆续送来四批钱粮,总数将达到四百万两白银、一百七十万石粮食!
当然,这笔巨额的钱粮将会分成两份,大同府分得四成,大同镇分得六成。
文书中规定:大同府和大同镇借贷的这些钱粮都是不用偿还的,只需要允许兖州镇商部是大同境内开设煤矿四处、铁矿五处,以及其余的各类工坊二十七处,并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内开设票号的分号等各类生意。
这份文书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对于这份文书,刘君韬和谢奉、薛桐可谓是三方共赢。
刘君韬可以凭借这份借贷文书获得大同境内的煤铁资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矿藏资源非常丰富的,在后世可是煤铁基地!
有了这些煤炭、铁矿资源,刘君韬有把握将玉山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的产量提升不少,至少可以提升一倍!
而且,幕府商部还可以顺势将生意扩张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