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的流入山东。他们收起了骄横,也不再提出各种额外要求,因为洋人在山东已经不吃香了。太多的同胞,导致洋人行情一路看跌,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的是整个群体收入都被拉下来。
毕竟,谁如果提出高工资,就意味着求职肯定失败。加上山东跟洋人打交道时间长,对于洋人并不陌生,想要浑水摸鱼的水货,很早就被发现并剔除。最终得以录用的,大多确实有一定技术,且要价很公道。这些人基本都是没什么回国希望,准备长期生活在中国。山东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跟泰西比已经非常接近,某些方面甚至犹有过之,这些洋工人,也愿意献出自己的忠诚。
有了这些洋工人的加入,不管是设备运转,还是机器维修,都更为顺畅。原本认为被认为徒有其形,难得真髓的工业,也在这些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开始蹒跚起步。
战前,由普鲁士投资,中普合办的山东铁厂,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阿尔比昂两国共同持股企业。实际上,阿尔比昂人所占的股份并不多,也很难左右工厂的走势,只是借这面虎皮吓吓人。
对于这座工厂,原本看好的人不多,毕竟离开泰西技师,很少有中国人能玩的转那些设备。随着青岛袭击,普鲁士工人指望不上,这工厂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