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汉化史。是从国内的游戏代理大行其道,大量国外游戏涌入国内的时候开始的,起初游戏代理公司的实力不强,有游戏需要汉化时一般都是临时请那么一两个人来翻译一下,甚至有时候请的还是在校大学生,而且给出的翻译时间普遍很短(为了能跟上发行计划,当然关键还是成本的问题),最终做出来的所谓“简体中文版”常常有很多错漏,尤其是文字众多的角色扮演游戏更明显。有时候为了赶时间,代理公司还会把需要翻译的资料分给几个人,每人负责一部分,由于信息沟通不畅,结果导致译文前后不一致,错漏百出。
像游戏名称的翻译,因为不同的翻译渠道,哪怕是同一款游戏也会出现多个不同的名称,比如《brr》,被称为《古墓丽影》也可以叫做《俏娃大进击》;《-》,可以称为《半条命》、《半死不活》或者《战栗时空》;《--r》,可以叫做《帝国时代》也可以叫做《世纪帝国》;还有《rb》这款游戏,名称除了有直译的《彩虹六号》外,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兰波第六集》(估计翻译的那位看《第一滴血》中毒太深了)。最神奇的译名属于《老头滚动条》(《rr》,上古卷轴)和《无冬之夜》(《rr》,绝冬城之夜),尤其是“老头滚动条”这个能直追“踢牙老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