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教,士人日众,天下皆士指日可待。功不亚于伏羲创易、仓颉造书、夫子立儒门,故士人之心在将军,天命亦在将军,不兴其谁?”
辛毗忍不住问道:“长史所言,甚是有理。不过我亦有不解之处,还请长史指教。”
“说。”
“将军明士道,行新政,建诸堂,的确是不世功业,有开创之功,但有开创之功并不等于就有天命。你刚才提及伏羲、仓颉和夫子,伏羲、仓颉久远,暂时不论,夫子可未曾有天下?如果朝廷西迁关中,荀彧在关中效仿将军,推行新政。曹操在益州,曹昂在兖州,皆有效仿之举,就连袁谭在冀州也有继踵之意,难道他们都得了天命不成?”
“说得好!”虞翻赞了一句。“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疑问吧?”
众人笑笑。虽说辛毗有故意挑刺的感觉,但他们也的确有这样的疑问。只有郭嘉摇着羽扇,笑而不语。孙策原本也有些疑问,一看郭嘉这副神情,忽然有所领悟。以虞翻的聪明,他怎么可能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留下破绽,让别人抓住。如果有破绽,那只有一种可能:他故意留下的陷阱。
“伏羲久远,仓颉也不近,这两人我们都暂且不论,只说夫子。夫子文武兼备,为士之楷模,圣之时者,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