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花废了大量心血,才写成的。
虽然赵忱年纪并不大,而且当上皇帝还不足两年,但刚一登基就一直战事不断,因此对军事也有些熟悉,而且也对大宋的兵制弊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看了杨炎的上书之后,由其是听了杨炎对“重文仰武,将从中御”毫不忌讳的批评之后,赵忱也对目前大宋的兵制弊病也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对杨炎的这些建议,赵忱也感到非常高兴,立刻道:“好,朕明日下诏,改革兵制。”
杨炎笑道:“陛下,你又心急了,且不说现在不是马上实施变革的时候,而且至少也要让枢密院看看,讨论一下是否还有纰漏之处,在实施也不迟啊。”
听杨炎这么说,赵忱也有些不好意思,道:“朝廷的事,千头万绪太多了,朕恨不能马上就全部处理完才好呢?”
杨炎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施行新法是如此,变革兵制也是如此。而且变革兵制,还要更为小心,因为要裁减一部份将士,就意味着裁减下来的将士将失去俸禄职位,自然会有人不满意,因此稍不注意,势必会造成变故,一但造成营啸,如当年的淮西兵变,那可就会动摇大宋的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