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写了一封信,当然是关于文学的元素,是为了告诫他一个道理。不要把我们当成傻子,我们不会上他们的当。
“早年,海明威以独具刚气的“个性作家”风格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后,许多家报纸杂志争相以重金向他约稿,先前对他不屑一顾的文学界同行纷纷刮目相看,广大的读者中更掀起了一股“海明威热”。这真是“平地一声雷,飞步青云上”,金钱滚滚而来,赞誉滔滔不尽,到处有盛情的款待,到处有多情的秋波,这让海明威着实得意了一阵子。
但也仅仅是“一阵子”。不久,一个真正作家的良知就使他产生了“兴尽悲来”之感。他发觉手中的笔仿佛绕着一个圆心,在一个等高线打圈子,写来写去都是那么个水平。为了实现“自我突破”,攀登新的高度,他谢绝一切应酬,拒绝种种卑辞厚礼的求稿者,关起门来,潜心构思 ,精雕细刻。结果,苦头吃了不少,写出来的东西仍不见有什么大的起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不相信自己就只是一块二流作家的料子,也不承认自己已经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但是他想来想去,怎么也看不到束缚自我的框架,找不到超越自我的途径。
就在海明威被崇高的使命感逼迫着、煎熬着,陷入彷徨苦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