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明有点怀疑杨策的来路。
他认识杨策,也对这个海盗头子有过些许了解,从南洋跟着林阿凤一路杀到非洲,是大明硕果仅存的海盗。
想当年自陈沐出海,从曾三老开始,惊涛骇浪中啸聚一时焚城毁国的海盗死的死、藏的藏、收编的收编,只有林阿凤这一支先降后叛,出海后再度受万历皇帝册封。
实际上等林阿凤受封大明汉国闽王时,天下百姓对海寇已经没那么恨了,恰恰相反,认为这是保住了中华海盗香火的独苗苗。
因为真的只剩他们了,开海禁,是朝廷从根源上掘了海盗的祖坟,风水一变,对大海有所寄望的百姓都去当正经海商,谁还会去刀口舔血地做海盗呢?
那终究是一个没有上升空间的无奈之选。
能靠科举走仕途,哪个读书人让猪油蒙了心愿意去给山大王当狗头军师?
在这个时代,寻常百姓能进讲武堂的进讲武堂、进不得讲武堂的进北洋练兵场,殊途同归到头来都是做军官。
不是寻常百姓的就考科举,当了文官也是最光宗耀祖的事,大明的文武官是全天下最光耀的职业,现如今他们出了海,管你什么大王还是爵爷,不给咱这小百户跪好了就跟你没完。
就像那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