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奇瑜请功,崇祯将其擢升为高阳总兵,另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衔。
一连串的战功,一连串的大小捷报,证明了侯天锡子承父业的忠勇志向,更达到了他最初与杨嗣昌“下雪父耻,上报国恩”的承诺。
除此之外,侯氏从子候采的军功甚至比侯天锡要更多。
崇祯二年,从候良柱征奢崇明,收复綦江、桐梓,授守备。
崇祯四年,西南蛮夷会攻永宁,奉命前往,战胜剿灭,授都司。
崇祯七年,奉督师檄文援剿川北,累功升游击。
崇祯十年,奉檄援救成都,却贼有功,升副总兵。、
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崇祯皇帝穿越过来前不久,奉命招兵防川,升地方杂号总兵,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看见这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后生,已知他们各自在后世结局的崇祯皇帝心中也像是打翻了百味坛一般。
说可怜侯天锡倒不尽然,其中又夹杂着些许悔恨,对候采,崇祯欣赏之余,心中又有些忌惮,总归是说不出的感觉。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侯天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喊完话之后,与身边的从弟候采是连头都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