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一张脸的存在与否,足以改变历史。
譬如象岳飞的岳家军,岳爷爷在的时候,岳家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称,可一旦岳爷爷没了,岳家军也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知将不知君的时代,主帅对一支军队的控制力和重要性。
这也是明末明军一直输多胜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朝堂重文抑武的风气,阉割了明人的血气和彪悍。
扯远了,说回王之仁。
王之仁的想法其实与马士英和钱家叔侄大同小异。
他们都认为,朱以海一旦入城,就宣告着吴争的政治生命由此终结。
除非朱以海能赦免吴争,真心赦免,并对吴争深信不疑,但这可能吗?
政斗没有对错,只有成败。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或许附从者可以不究,但为首者,必定在劫难逃。
否则,如何显现在胜者的威严?
如何竖立起唯我独尊的姿态?
王之仁一样认为这次吴争完了,那么他就得为自己考虑,他选择两不得罪,其实就是变相地选择襄助陈子龙,这就是他向陈子龙释放的一丝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