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丝善意,足以让他在这场变故之后,依旧屹立于朝堂上,并且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王之仁、马士英、钱家叔侄他们的想法确实没错,这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和惯例,及他们所受的教育造成的。
在他们看来,大义和正朔,是成就一切的必要条件,而朱以海入应天府,那就具备了大义和正朔,足以将吴争的一切优势化为灰烬。
可他们无法想象,吴争本就是个异类。
说得更准确些,被马士英无意间点醒的吴争,想清楚了自己究竟应该做些什么的吴争,才不会去在意这些所谓的大义和正朔,在他的心中,重生唯一的目的,就只有抗清复明四个字,而复的不是朱明,而是汉明!
汉明,汉人的大明,与朱家无关,何来正朔之说?
所以,吴争在路上,就已经派出精骑,赶在自己的前面,急令正阳门外东府城驻军迅速出动,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朱以海入城。
虽然吴争还是没有明言击杀、进攻等字眼,但令中“不惜一切”四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吴争终于露出他原本以为退货了的獠牙,他要,扫清政敌。
上面说过,一支军队在主帅在与不在时,表现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