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也是多尔衮计策的高明之处。
多尔衮借沈致远之口,传给吴争的,其实不是假情报,而是真的。
攻应天府,这目标太大了。
多尔衮还没有疯狂到以十八万大军就能在两天内攻破应天府。
因为在多尔衮设想中,攻敌必救,吴争必定率北伐军救援应天府。
这想法没毛病,应天府毕竟是一朝京城嘛,无论是影响和利益,都不可轻弃。
以应天府十几万兵力,再加上吴争的北伐军,说难听点,清军要短时间攻破应天府,那就是做梦。
所以,多尔衮认为,只要北伐军西援应天府,那么,就中了自己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之前一战,被吴争讹诈走的靖江和不设防的泰兴,如果顺利收回,足以报吴争杀多铎之仇了。
如果顺便再攻破江阴,那就能与吴争谈谈,交换博洛之事了。
再圆满些,从江阴东向,将吴争正在构筑的新城,稍稍搞点小破坏,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才是多尔衮发动这次战役的真正目的。
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把真实目的借沈致远之口泄露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