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再让吴争自己起疑心去否认它。
这样,吴争就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坚信清军的目标是应天府,一旦调兵增援,常州、苏州乃至松江三府,防守兵力就会空虚。
以泰州、通州六万大军,两路渡江作战,大事可为啊。
可惜!可惜!可惜!
可惜吴争那小子,明明已经上钩,却古怪地来了一出反其道而行。
不但不调兵增援应天府,反而全军渡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用说喀尔楚浑了,就连多尔衮这个始作俑者,也被吴争这招乱拳打得是晕头转向。
此时多尔衮确实为难了。
怎么办?
继续攻应天府吗?
这显然与自己的设想和朝廷的决意是矛盾的。
真攻应天府,那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先不说伤亡,就是旷日持久的攻城战,需要源源不断地粮草和后续补充兵员。
关键是清廷此时真的打不起这样一场消耗战。
清廷和多尔衮的本意,就是速战速决,收复泰兴、靖江,再讹诈义兴朝一番,顺便把博洛带回去。
撤兵吗?
那就更不行了。
这样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