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事。
这些前贤,或用东方的古典哲学,或用西方体育、医学等理论,去追求和表达运用身体的道理。
道这个字,在中国人的眼里,就是通天大道。
所以中国的武道,是在身体中探求真解、推导正解。ps:这时期的武术主要是拳术。冷兵急速消退(参见老舍的断魂枪),但正统的门派都保留器械,剑术、大枪居多,以示不忘虎贲之源、持戈之道。
武艺(国术)与道艺之争,便是这两类的观点延续,纠缠至今,也无法整合。
打个比方,当代人觉得没用的推手,真实的意图,让人体验双方身体的中心线、重心线、形态变化等在搏斗中,到底哪些要素起了作用?有什么功效?如何去利用?……。
去掉练成乱七八糟的成份(假师父与假拳),推手的本质是研究为什么的道理,重在探索身体的微妙。经历阶第训练,就可以体现在国术应用上。
这也是越能打的人,到老了,越喜欢琢磨太极拳(或改成了接近太极拳练法)的原因。
这便把庶民之剑,在自我修养的大道中,转变成了天子之剑!
(先讲这些,作者写小说,写着写着,就感觉变成写论文了)